《新华日报》整版聚焦黄海金控集团:
金融“活水”添绿意, “碳”路前行赢未来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初秋时节,行驶在大丰湿地近滩公路上,只见公路一侧是麋鹿成群、白鹭翩跹,一侧是芦苇摇曳、风车轻旋。在这片活力无穷的生态沃土上,金融是无声润泽的活水,是点亮绿色的曙光,更是一双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的无形之手。
“碳”路先锋,逐“绿”而行。作为市属国有一档企业,江苏黄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书写着金融与绿色的“双向奔赴”:成功设立规模20亿元的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探索开展“小管委+大公司”运作模式全力推进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建设,致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落地多个全国、全省、全市首单碳汇贷,助力融资近15亿元。
金融“含绿量”持续增加,推动发展“含金量”稳步提升。截至目前,黄海金控集团组建产业基金79只,总规模超800亿元,累计推动200余个项目落地盐城,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总额超1200亿元。
向新而行 绘就盎然新篇
金融向新,产融协同。黄海金控集团认真践行盐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发挥“母基金+子基金”基金集群作用,打通“资本链+产业链”,结合全市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链,坚持强链补链延链,通过不断提升产业投资“含绿量”,助力盐城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11月,总规模30亿元的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成功设立,基金重点聚焦盐城“5+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培育设立基金,支持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建设,设立科创基金。
今年2月,由黄海金控集团与省高投集团合作设立的20亿元盐城绿色低碳产业母基金组建落地,基金重点支持23条重点产业链中与绿色低碳产业相关的创新项目,为盐城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再添金融引擎。
3月,成立规模10亿元的西伏河绿色低碳产业投资母基金;5月,成立规模10亿元的盐城数字经济产业基金、1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6月,成立规模30亿元的并购母基金……截至目前,黄海金控集团已经成功构建起涵盖天使基金、人才基金、科创基金、VC/PE基金、S基金、并购基金等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生态体系。
一笔笔“耐心资本”为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吸引众多“追梦者”纷至沓来,象辑科技就是其中之一。2024年底,这家总部位于武汉的智能预报算法和专业气象服务企业在一次招商会上“看准”了盐城,获得黄海金控旗下“蓝图基金”千万级资金投入,今年成功落地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当前,象辑科技自主研发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智能预测引擎、可视化引擎等核心技术,已为盐城电力、能源、农业、环保等多行业提供服务,并开始在新能源、虚拟电厂等领域逐步探索。
金融“活水”润实体,产融携手开新局。截至2025年8月底,黄海金控集团累计已投资项目超260个,其中“5+2”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近95%。
凭借专业运作和优良回报,黄海金控集团赢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黄海资本”品牌荣获“2024年度地市级最佳政府引导基金TOP21”“2024年度高端制造最具成长性投资机构TOP10”等各类权威奖项60多个,市场形象和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向海图强 擦亮生态底色
582公里海岸线绵延,4550多平方公里湿地铺展,盐城滨海沃土孕育了万千自然精灵,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家园,也是重要的碳汇载体。
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资金投入大、项目周期长。为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问题,2022年起,黄海金控集团与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启动“黄海湿地生态资产运营中心”研究工作,围绕“绿色金融+生态价值+碳汇资产”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黄海金控集团所属黄海湿地研究院公司深入滨海地区开展调研,构建碳汇评估平台量化核算体系,精准对接企业主体和商业银行,对一个个绿色项目开展碳汇价值核算。
今年7月,邮储银行东台市支行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助力东台市清淤造地有限公司获得1亿元信用贷款,成为全国首笔“涉海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贷”。该贷款不仅破解传统渔业抵押不足难题,更创新探索出生态保护、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的闭环机制。
开拓创新、敢为善为。研究院公司通过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创新探索出一个个“首笔”项目:全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全省首笔“林果树碳汇贷——梨园贷”、全省首笔“贝类海洋蓝色碳汇贷——文蛤贷”、全国首笔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贷和全国首笔“涉海VEP贷”。看似无法量化的湿地生态价值逐渐变成可以兑现的经济价值,为盐城乃至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动能。截至目前,黄海金控集团所属黄海湿地研究院公司创新“绿色金融+生态价值+碳汇资产”模式,已累计服务企业近30家,实现碳汇等生态资产价值评估3.89亿元,助力生态价值融资14.43亿元。
2024年,黄海金控集团会同人行盐城市分行共同探索推进的“黄海湿地生态资产运营中心”,成功入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今年7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发布了2025年工作成果清单,黄海金控集团参与的课题《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用核算与分析报告》成功入选,系盐城唯一入选课题。
向绿转型 开创美好未来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敢闯敢为的率先垂范,让盐城揽获多个“绿色”发展头衔: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作为市属国企,黄海金控集团是盐城向绿向新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近年来,集团各子公司绿色低碳领域业务版图不断拓展,为盐城产业创新升级注入动能。
集团积极参与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建设,探索开展“小管委+大公司”运营机制,聚焦“风光氢储碳海农”七大主题,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园区内项目招引、基金创投、科创服务、开发建设等工作,着力构建“资产收益+投资得益+服务增益+政策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今年1—8月推动重塑制氢、碳丰氢能等11个重点项目落户,累计推动落户41个重点项目和13个高层次专家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合作共建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助力金风科技研究院建成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瞄准碳赛道,黄海金控集团先人一步,与国内头部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初步构建起碳资产管理—碳汇开发交易—绿色认证和咨询—零碳园区建设等全链条碳金融服务体系。坚持产学研融合,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推进气候风险研究院及院士工作站建设,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气候风险评估预测技术和数据服务。
江苏黄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黄海金控集团绿色低碳业务布局中的重要部分。成立5年来,环境科技公司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近日,公司又传出喜讯,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这也标志着环境科技公司正式具备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与CNAS双资质认证,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体系均已达到国家权威标准和国际公认准则要求。
绿色革命风起云涌,未来产业蓄势腾飞。接下来,金融如何为盐城绿色低碳产业注入更多活水、再添更多绿意?
集团“十五五”规划正在编制中,绿色低碳将是核心关键内容。未来,黄海金控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力度,赋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为盐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来源:新华日报